close
 
 
 
 
路程 (1) :中山高南下 ---> 88號省道 ---> 88省道開到底下潮洲 ---> 右轉接189縣道 ---> 見路標往"萬巒"左轉接187縣道 ---> 延187縣道進萬巒鄉 ---> 進萬巒鄉187線道路名為"褒忠路" ---> 轉"民和路" ---> 接"永全路" ---> 接"西盛路"往"五溝村"方向 ---> 接"萬德路" ---> 萬金  ---> 聖母聖殿萬金天主教教堂
 
 
 
 
路程 (2) :中山高南下 ---> 88號省道 ---> 88省道開到底下潮洲 ---> 右轉接189縣道 ---> 見路標往"萬巒"左轉接187縣道 ---> 延187縣道進萬巒鄉 ---> 進萬巒鄉187線道路名為"褒忠路" ---> 轉"平和路" ---> 接"東山路"---> 接"建興路" ---> 萬金  ---> 聖母聖殿萬金天主教教堂
 
 
 
--------------------------------------------------------------------------------------
 
 
 
 
 
聖誕節去哪過節最有氣氛?當然是教堂囉~從朋友口中得知~位於屏東縣萬巒鄉萬金村萬興路24號~有座已列為3級古蹟全台灣最古老教堂之ㄧ的萬金教堂~
 
CIMG0004 平時教堂的外觀
 
 
 
未命名的相片 聖誕節當天教堂的外觀
 
全名為"聖母聖殿萬金天主教教堂"~ 今年2006年是此教堂開教第145周年 ~
 
未命名的相片
 
教堂裡也會有聖嬰的裝飾~
 
未命名的相片
 
因為附近居民大部分都是天主教徒所以每年的平安夜每家每戶都會把自家門口布置的很有過聖誕節的味道 ~
 
未命名的相片
 
到處可見和耶穌誕生有關的擺飾~
 
未命名的相片
 
附近的店家門口也幾乎都會立上一棵精心裝飾過的聖誕樹~
而在平安夜這天的晚上還會有許多活動 ~ 在晚上12點整還會倒數然後敲響教堂上那座百年古鐘 ~

未命名的相片
 
即使經過百年鐘聲依然清脆悅耳 ~ 傳說在這鐘聲敲響時許下願望都會實現喔~當然活動不只這項教會還有許多活動不管你是不是天主教徒都能參予 ~ 有舞台表演調酒秀.舞蹈秀.歌舞秀.還有教會一些祈福儀式.禱告.親吻聖嬰.神父為全部的人祈福....等等~ 
 
要是累了可以進教堂內坐坐休息一下~這裡面的裝飾會讓人感覺最有過節的氣氛了~
 
未命名的相片
 
雖然不是教友~來這邊感受一下氣氛~真的很特別~
讓人忍不住都想跟著教友們一起禱告~祈禱心想事成~

未命名的相片
 
要是肚子餓了教會有準備免費的點心和薑茶供前去參予盛會的人們免費食用 ~ 再不夠或是不合胃口你還能走出教堂外去大吃特吃(這可不是免費的ㄛ) ~ 這天教堂外的三大條馬路都匯集滿流動式商家賣著各式各樣的藝品或是食物 ~ 在等倒數可先去這三條路上逛逛還可以欣賞沿路每家每戶為聖誕節佈置的漂亮擺設~還有感受他們把這天當團圓日一樣全家都會回來相聚一起聚餐的氣氛~那邊的萬金村居民每個也都很好客很善良~他們不只用心去佈置那些擺設供前來的遊客欣賞還免費提供自家門前的大空地讓人停車~ 敞開家門讓遊客停車不只不收任何一點費用還會大聲告訴你"我們歡迎你!"~(不像漢神週年慶那些周遭惡質住戶把活動當撈錢的好工具~開家門猛招客人停車還要收30元停車費暫停一下等人還會被使白眼) ~不只居民好連警察都是好的不得了(全台的警察伯伯多學點阿) ~當時我繞了2"大"圈都還找不到停車位~最後是那當地的好心警察幫忙找到停車位還仔細的告訴你該怎麼走怎麼停等會回家會比較好出來 ~ 真是超感恩的~ ^^
 
 
 
 
 
萬金教堂的介紹~以下資料來源:屏東縣政府文化局       http://www.cultural.pthg.gov.tw/hb8.htm
 
 
 
同治二年(西元1863年)郭德剛神父與黎茂格神父興築草頂土牆聖,為聖殿建造之始。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良方濟神父積極重建今貌 ~ 清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西班牙屬地菲律賓「聖多明我」(St.Dominic)教會教士郭德剛神父(Fernando Sainz,O.P.)來臺傳教。清咸豐十一年,郭神父偕同傳教師篤哥先生由高雄至萬金傳教,是為萬金天主堂創立之始。同治元年,黎茂格神父接任本堂,翌年以六十元清幣,在萬金購買一片土地,建立萬金天主堂第一座聖堂。同治五年,因暴民縱火燃燒教堂全毀,未曾留下任何圖像紀錄。同治8年(西元1869年)十二月,在赤山地區(今萬巒鄉赤山村、萬金村一帶)建造了一座堅固的教堂,堂前立清廷所賜「奉旨傳教」的石碑,堂內放置三座由菲律賓運來的聖像。當年所用木料皆取自廈門,在東港登陸由信徒義務搬運。這就是臺灣現有最古老的天主教堂萬金天主堂。同治九年建築完成的萬金天主教堂,為一寬五十七尺、深一百一十六尺、高二五尺、外壁厚2尺的歐洲傳統哥德式教堂建築。建築外貌二層上加設短欄杆,塑造出三層三開間的立面效果。殿內以平行大圓柱區分中殿與兩側,展現出平實無華而又莊嚴肅穆的效果。教堂位處閩客、平埔、排灣等各族群交會之地,在屏東平原的開發史中,曾經是族群關係較緊張的地方。自從天主教進入萬金傳教之後,族群的紛爭與對立反而消弭於無形。同治年間福建船政提督沈葆楨目睹此一現象,感動之餘乃奏請朝廷書「奉旨」懸於教堂之上,加上「天主堂」花崗石牌示,及現存教堂內由福建名匠雕鑿的聖母轎,是清代遺留重要的文物。萬金天主堂成為台灣地區唯一的教堂古蹟建築,見證了清朝咸豐年間以降天主教開始傳入灣的歷史。萬金天主堂,經過光緒十一年(西元1885年)和以後民國四十九年等多次重建,今日外觀仍維持原狀,有如一座中古時代的城堡。萬金天主堂的造型構成,基本上是一正面雙塔式的小型教堂模式。整座教堂可以視為由西正面、中央禮拜堂、及東面環形殿三個造型所構成。中央屋預呈三角形,上豎十字架,其下有兩橫排 中英文字,寫明教堂建築歷史和教義,其上橫排申閻鑲嵌一方小石碑,石面刻「奉旨」二字,卯為當年清廷所賜之碑。另外左右兩邊方形衛塔,平頂邊緣有像城牆的雉堞。聖堂內部兩列柱子分割為主廊和側廊,聖壇與祈禱室之間有木欄干分隔,聖壇上所放西式神龕,其雕刻與某些細節,富有中國色彩。教堂四面的彩色玻璃窗,為堂內帶來和祥的光線,似乎熾熱的屏東陽光,在此也寧靜下來了。西元1984年七月,羅馬天主教宗若望保羅二世敕封為「聖母聖殿」的榮銜,在國際天主教界有了崇高的地位,可說是古蹟當中崇高的榮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鯊魚的獨G生活 的頭像
    鯊魚的獨G生活

    鯊魚吃喝玩樂趴趴造

    鯊魚的獨G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